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通知公告>>正文

2018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2018-09-30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国教督办〔20163号)和《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36号),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全省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教办职成〔2018270号)要求,学院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文件,按要求组织师生开展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学院基本情况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由鹤壁教育学院、鹤壁中等专业学校、鹤壁广播电视大学、鹤壁师范学校四校合并组建,后鹤壁机电中等专业学校、鹤壁市成人培训学校相继并入。学院占地面积1306亩,设有医学院、护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14个教学院部,42个专业,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2605人,各类社会技能培训年均1万余人次。现有教职工863人,专任教师78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83人,教授3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385人,“双师型”教师437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8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建有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8门,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项。学院连续多年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3项,省级奖项101项。

学院是“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豫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先后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就业服务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办学声誉,得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二、办学条件不断加强

作为鹤壁市唯一的一所公办高等院校,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学院建设。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鹤壁市政府通过土地置换等一系列政策,将原来的校区扩大成占地1306亩的新校区。2017年办学经费投入21635.67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9670.98万元;办学经费总支出为15660.52万元,年度生均财政拨款1.39万元,达到全国示范院校水平,超出河南省高职类院校平均水平。

自学院新校区建成以来,学院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验实训场地面积逐年增加,到2017年建筑面积112388.00平方米,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达21.40平方米,超过全国同类院校。教学设备配置不断更新,2017年新增实验设备值1016.11万元,实验设备总值10717.07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0.79万元,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10.47%。信息技术条件连年提高,积极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引入了中国知网、万方硕博论文、超星电子图书、维普资讯等数字图书资源,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目前,学院全部教师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建成空间课程802门,上网课程460门,并与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了师生数据及课程数据的共享,基本实现教学数字化。学院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540Mbps,拥有网络信息接入点6003个,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5.93台,拥有的数字化资源总量达8345GB,完全实现全校范围内的无线网络全覆盖。信息化管理范围也不断扩大,涵盖行政办公、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

三、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1.以加强课堂教学为基础,深化教学改革

学院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首先大力推动“互联网+”课堂教学,加强信息化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以骨干专业建设为带动,建立专业群教学资源库33门,校级课程核心课程已经完成教学资源库建设;其次开发数字化图书馆、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在线教学资源库功能,进一步提高数字图书资源的建设利用水平,完成了1000多门学习平台课程资源建设,已建成空间课程2031门;目前,每个专业打造了510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共引入优质在线课程30门,注册学生达2万人次;整合优化网络教学平台,集成现有的在线学习资源,建成统一的在线学习门户;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改造和建设,完成多个集混合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分组分层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于一体的新型智慧教室建设。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实施“技能大赛专业全覆盖”的教学改革。各教学院部每学年面向全体学生自主选定1-2项竞赛项目作为校级专业技能竞赛项目进行申报,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竞赛项目,赛项数量、参赛人数逐年增加。通过“技能大赛专业全覆盖”教学改革,使教学更加贴近学情,努力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让每位学生获得增值发展。为配合这项教学改革,学院在逐渐推行学分制管理制度,明确职业素养学分、课程学分、奖励学分构成比例,加大“技能学分”比重,为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下坚实基础。

2.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着力实践教学

学院突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不断深化“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深入行业一线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职业行动能力,凝练典型工作任务,创建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学习情境,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并聘请一线专家兼职到校指导实践教学,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力度。2017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375.58万元,实践教学学时占各课程总学时50%以上。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学院连续多年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2017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3项。2018年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2项。

各专业重视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积极与相关企业联系,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并借助企业优势建立了多个“校中厂”和“厂中校”实训实习基地,进一步加强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目前,学院共建有包括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互联网金融、模具设计与制造在内的3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10个校外实习基地,每个专业年更新1-2个校外实习基地,提升学生实习质量。为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与生产一线的结合,每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及一定时间的工学结合实习。2016学年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训时间417168人·时,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847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0717.07万元,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实验实习需求,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生产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3.以深化校企合作为基础,加强创新创业

学院与天津大学合作,成立天津大学宣怀学院鹤壁培训基地,依托培训基地成立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与大学生社团活动相融合、与校企校政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相融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一是创新专业教育方式。开放专业实训室,供学生创新实验和创业训练。实行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助手制度,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建立学生创新实验、论文、专利、创业成果等折算学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强化专任教师培养。 二是依托学生社团,活跃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在学生社团下组建兴趣小组,实行教师帮扶、学院资助、企业赞助等形式,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三是校企校政共建创新创业基地,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设大学生众创空间,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培育创新创业新秀。

4.以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基础,健全诊改机制

学院主动健全教学诊改机制,是培植学院内生动力,实现质量自我保证、学院自主发展的关键。按照“以诊促改、以改促升”的思路,建成与优质学院相匹配的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学院良性循环发展机制。一是落实内部质量主体责任。确立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定位与质量目标,把质量提升作为师生员工的共同追求,构建质量保证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三级监测和第三方评价体系,实行二级院部关键要素评价制度。二是以专业诊改为突破口,带动全面诊改。专业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将诊改工作与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骨干专业建设同步推进。全面疏理学院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产业发展背景下专业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诊改方案,带动学院全要素诊改。三是健全质量监控机制。进一步健全质量保证信息发布与监控系统,完善人才培养数据平台,加大量化力度,实行院内两级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就业年度报告制度。

四、师资素质不断提升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办学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建设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和素质高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积极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精神,按照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1-2015)》,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过建章立制,全面实施名师工程、“双师”工程、师德工程。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积极聘请行业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教学任务,建设了一支以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骨干的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863人,专任教师781人,高级职称教师283人,教授3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385人,“双师型”教师437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8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双师比为55.95%,生师比达到14.90,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于中位数以上。2017年学院全面开展教师岗位全员培训,明确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2017年共安排206名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锻炼,更好地服务日常教学工作。2017年我院承担了省级企业实践培训——“4G网络技术”和省级“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高端汽车检测与维修”两项培训任务,来自省内27所高职院校的36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2018年学院承担河南省“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高端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培训,培训人数35人。全院教师培训总数累计达到400人次以上,其中安排教师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调研)206人次。其中外出参加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骨干教师省级培训35人,合作办学企业国内教师培训20人、国外教师培训1人,外聘教师培训11人。

.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增强

学院主要面向地方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017年计划招生4710人,实际招生4696人,其中自主招生2759人,占招生总数的58.75%

2017年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为3836人,其中升学238人,自主创业6人,直接就业3586人,本地就业587人,初次就业率为93.48%。已毕业学生中中药调剂员、教师资格证等国家颁发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66.45%,汽车机电诊断与维修技师、EPON接入网络助理工程师等行业颁发专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15.56%。从2017届直接就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看,仍以河南省各地市就业为主,数达2728人,占直接就业毕业生的81.34%,省外就业626人。外省就业的有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新疆、甘肃、广西等西部省份。从学生就业地域来看,学院作为地方高校,毕业生大多回原籍就业,也就是流向河南省内地市,服务当地经济发展。2017届毕业生就业大多专业对口,专业对口率平均为85.91%,其中对口率较高的专业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通信工程设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护理等专业,说明学院近年来在提升专业内涵、优化专业结构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在就业现状满意度的调查中对就业现状总体满意者占总数的95.85%。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8.23%。数据表明学院需要在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上继续加强。

六、社会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需求,促进中原更加出彩。

1.对准产业设专业,服务经济发展

学院积极组织省内外知名学科专家对相关专业进行系统、周密的调研和科学论证,在充分考虑地域经济发展、专业开设的可行性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础上,每年对专业进行优化调整。自20152017年根据专业招生情况及市场需求,共计停招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3G网络方向)等专业及专业方向31个,新增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专业及专业方向11个。学院现有省级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个。

学院护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确定的“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在校生比例35.07%,排名第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作为河南省教育厅特色专业建设点在校生比例为7.91%,排名第二。会计电算化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在校生比例为5.12%,排名第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校生比例分别为4.72%4.11%,排名第四、第五。在学院开设的12个大类42个专业中,有鹤壁市本地支柱产业相关专业14个,更加贴合区域经济发展。鹤壁市支柱产业相关专业整体在校生比例为48.39%,服务地方能力进一步增强。

2.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服务技能学习需求

学院积极响应“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本地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根据《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的实验实训条件,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开展技术培训,每年培训规模在2000人次以上。通过中国大学MOOC在线课堂,面向在校生、社会人员等进行护理知识讲解及培训,受益人群广泛,在线学习人数达1万余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开展教学之余,充分满足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培训鉴定、以及交通部门从业人员资格标准规定的技术人员、汽车维修人员的培训等工作。截止201712月,为500余人进行了汽车维修工中级工的技能鉴定。

3.提升公益服务能力,繁荣当地文化

学院利用完善的实训设施、优质的教学资源、优秀的师资力量,提升服务能力,主动服务区域社会文化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学院师生多次参加“文明河南、欢乐中原—欢乐鹤壁”文化广场等公益演出,组成大学生宣传团到两县三区开展主题为“信仰、信心、信任”的基层巡演活动,开展学雷锋、公益献血、“热爱鹤壁,保护淇河”“敬老爱老”等志愿者服务活动,主动对接我市民俗文化节、环淇自行车比赛、文博会等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工作,鹤职院“鹤飞翔”志愿者已成为全市重要公益活动的品牌。千鹤之舞体育馆、温泉游泳馆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场馆优势向社会开放,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丰富了师生和广大市民的业余生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好评。由我院组织的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坚持以老带新,深入老年公寓、福利院、社区等场所,为当地居民提供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健康咨询等服务,受益人群达1200余人,连续5年荣获全国南丁格尔优秀志愿服务队的称号。

七、存着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1.校企合作新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主动沟通,协调解决,寻找政校企行的利益共同点及合作切入点,探索互惠发展的合作方式,兼顾学生、学校、企业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2.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进一步增强信息化管理能力。做好数字资源的分类管理,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习惯和素养,逐步实现信息的即时采集,增强数据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实现学院的办公信息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终端智能化、决策科学化。

3.以服务为宗旨质量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制度建设和体系建设,调动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

下一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省级优质校建设为统领和载体,补短板、强弱项,在体制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不断突破,实现学院又稳又好发展,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上一条: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显示屏采购公告 下一条:人文教育学院实验实训设备采购结果公告(二次)

关闭

地址: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朝歌路中段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樱花园校区自强楼2号楼3楼 邮编:458030